弱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晚安小说网www.bijelilav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连蔓儿问张氏知不知道连守仁一家在镇上一年的花销。

这个话题就更难了。

“你大伯没了廪米,一年只有十几两银子的教书的钱,这还是好的时候,馆也不是总能找到的,就我记得就有四五年没馆做。别的村里有馆,他不肯去,嫌给的钱少,乡下地方不方便。他又嫌人家给的住处太狭窄,饭食也吃不惯,他又带着一大家子人,就在镇上租了个院子,一年的租金要六两银子。你大堂哥跟着你大伯读书,并不赚钱。”

“要是这样,那大伯家日子不是该过的紧巴巴的吗?”

连蔓儿吃了一惊。按照这样的收入来算,连家大房在镇上住,只怕只能求个温饱,还得是按照连家这样节约的水平来过日子,算的上是真正的“穷秀才”,怎么可能一个个穿绸缎、带金银,有这样的吃穿用度?

“咱们家这三十亩地每年打的粮食,除了留下家里吃的,还有交税的,其他的都按四季送到镇上给你大伯。”张氏对连蔓儿道。

这也就是说,连守仁其实是入不敷出,能够维持这样的生活,完全是连家一家人节衣缩食地在供养他们。

连蔓儿又问了张氏几个问题,心里开始算起了帐。

按照连家现在的三十亩地算,因为连老爷子勤快能干,又是个好庄稼把式,地里的收成比平均的收成要好。只按每亩年产三百斤高粱来算,三十亩地就是九千斤。全家十九口人,成年的男丁算上连家大郎和二郎,是七人,连家日子过的节约。每天都是多半稀少半干,周氏看的紧。几乎就是配给製,就按平均每人每天六两的粮食来算,一年要吃四千一百六十一斤的粮食,再加上菜园子里产的瓜、菜,就是连家全年的吃食。

现在大明朝的税并不重,连家的田地算的上是中上等的田。折算了一下,简单地说,大约是按照每亩亩产二百五十斤,收取五个百分点的税。这样算起来。三十亩地,要交税粮大约是三百七十五斤。

这样,还有一多半的粮食富余出来。

就算作是一半的粮食送到镇上去吧,一部分是给连守仁一家的口粮。其余的则是变卖换成银钱。

“大伯一家。就算上不到两岁的妞妞,是七口人,也按每人每天六两口粮算。一年要吃一千五百多斤的粮食,那还剩下三千斤的粮食,就按高粱的均价,每斤五文钱算,也有十五两银子的盈余。”连蔓儿问张氏,“那这个十五两。大伯都交回来了没有,大伯做馆的钱。交给奶不?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年代大院小媳妇,我靠读心赢麻了

年代大院小媳妇,我靠读心赢麻了

流氓小小兔
一座家属院,卧虎藏龙,说话都好听,办事都漂亮。 苏甜甜穿越八十年代,睁眼已经是嫁做人妇。 上有老,公婆皆在,当家做主。 下有小,俩小叔子,俩小姑子,正是人嫌狗憎的年岁。 新婚丈夫钢厂五级焊工,一月工资加补贴六十多,奈何基本上交。 分家是不可能分家的。 日子,总得自己慢慢过。 离婚? 男人对她很好,百依百顺不为过,傻子才离婚。 种种鸡毛蒜皮,归根究底一个字,穷。 苏甜甜撸起袖子,乘风破浪,主打一个
言情 连载 48万字
马甲女王要逃婚

马甲女王要逃婚

星星用网捞
外界皆传,凤家大小姐体弱多病,虽天资聪慧,却幼年丧母,体弱多病,身无长技。 体弱多病?凤倾城一脚将人踹骨折:“啊对对对。” 身无长技?凤倾城默默藏起自己的小马甲:“没错没错,我可怜弱小又无助。” 时隔十年,凤倾城被父亲从死亡训练营带回家中,刚刚满18岁被父亲要求去和玉家嫡子订婚? 凤倾城果断逃婚,她的半壁江山可比一个花花公子强多了。 逃婚途中偶遇一个男人,引起她身上法器的强烈共鸣,凤小姐微微一笑
言情 连载 63万字
末世重生,我空间上亿物资躺赢

末世重生,我空间上亿物资躺赢

卷卷吃蛋卷
在末世中被家人害死的慕祉希,重生在了末世开始前3个月! 这一次,她手握50亿、金手指空间,在空间里屯了上亿物资,只等吃吃喝喝直接躺赢。 但是她家狗子不干,每天嗷嗷叫,好像要去找隔壁帅哥? 她家猫也不落后,总想往别人怀里钻。 慕祉希扶额:她怎么养了这么两个丢人的玩意儿?! 不过隔壁帅哥确实帅啊,身高腿长,穿衣显瘦,脱衣。。。脱衣不知道。 重点是他好像对自己很特别? 不管了,末世天灾,虐社会渣滓人人
言情 连载 71万字
不怕校花玩暧昧,就怕阿姨三十岁

不怕校花玩暧昧,就怕阿姨三十岁

半壶浊酒喜相逢
双或多(介意误入),会写点风水堪舆,但不修仙。 我生君未生,君生我已老。我离君天涯,君隔我海角。 上一世,因为自己怯懦,因为父母阻拦,错过了跟自己相差12岁,视自己如命的林梦云。 当下唯一主线任务:陪云姨过一辈子。 短期支线任务:努力拼搏60天,不负韶华不负梦。 长期支线任务:往死里赚钱,借着接下去的时代风口,改善家庭生活,建设回报家乡
言情 连载 58万字